比思論壇

標題: 古琴的形制 [打印本頁]

作者: 她是风流人2016    時間: 2019-7-30 09:41
標題: 古琴的形制
古琴为狭长形的木质弹弦乐器,造型精美,款式繁多,结构简单,但却极为科学合理。现今通行的古琴式样,远在东汉末年就已基本定型,其形制为:琴身通常长约 12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6厘米,由底板和面板合成,所谓面桐底梓。琴面通常用桐木或杉木刨剜,刨成约60度的弧形,内面剜成槽腹;再用一块平整的 梓木、椿木、桤木或其他杂木作成底板,将琴面与底板胶合在一起,使通体成为一个共鸣箱,再安上各种附件,打磨成型,涂上一层坚硬重实的漆灰,干透磨光,髹 以薄漆,就是一张传统的古琴了。

琴身较宽的一端叫琴首,面板上嵌有岳山及承露,底板上有凫掌及轸池,轸池内有七个琴轸;琴身较窄的一端叫琴尾,镶有硬木制成的龙龈及龈托。尾端两侧,上有 冠角(又叫焦尾),下有托尾。琴腰中部底面,安装两支雁足,支撑琴体,拴系琴弦。琴面从岳山到龙龈,张有七弦,自外而内,由粗到细,依次为一到七弦。紧傍 第一弦外侧,安有蚌壳做的圆形标志,叫琴徽或晖,从岳山到龙龈,依次为一徽到十三徽。七徽以下为下准,七至四徽为中准,四徽以上为上准。今以最常见的仲尼 式为例,绘图说明古琴各部分的名称和结构。

(二)唐琴的造形
琴界有言:“唐圆宋扁。”唐琴与宋朝等琴形相比,造形较为浑圆,一般又在颈、腰内收部分作圆角处理。唐琴的造形,各处比例均比较合理,既美观又便于弹奏。
唐琴的琴形主要有:伏羲式、神农式、凤势式、连珠式、师旷式、子期式、仲尼式、霹雳式。
(三)北宋的琴形
北宋初年的琴形,基本是模仿唐琴。后来,琴面的弧度渐渐自浑圆向扁平变化,形成了唐圆宋扁的风格。在长度与宽度上,宋琴的标准范围较唐琴大。有的宋琴明显短于唐琴,也有的明显长于唐琴;在宽度上也是如此。
而由于理教在宋朝的风行,自北宋开始,琴的外形则主要以仲尼式为主。
(四)南宋的琴形
到了南宋年间,琴形仍以仲尼式为主流。而同为仲尼式,外形又有了一定的变化。其主要变化,在于除北宋琴形的流形外,又流行出肩耸而形狭的式样,其形状更渐趋扁平狭小。
(五)元朝的琴形
元朝历时较短,在琴文化史上,属于过渡发展阶段。元琴的琴形,基本保留着宋琴较为扁狭的特点。在外形上,仲尼琴仍占绝部分。
(六)明清的琴形
明清两朝琴文化的发展都非常受到重视,上自皇室,下至平民,皆有很多琴家。明朝的宗室与民间斫琴之风皆盛。清朝则是民间斫琴盛行。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10.236/)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