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西游记》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读后感 [打印本頁]

作者: yixing    時間: 2021-9-11 22:45
標題: 《西游记》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读后感

与经典为友,为精神打底;与博览同行,为人生奠基。
期中考后,七年(9)班的孩子们又饶有兴致地捧读起了经典神话——《西游记》。他们为神话中唐僧一心向佛、善良无私;孙悟空勇敢大胆、胸怀宽广;猪八戒好吃懒做,却又一心向善;沙僧忠心耿耿、安于天命而津津乐道;为吴承恩塑造的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异而拍手叫好;更为曲折离奇的取经故事而爱不释手……
都说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而我则要说,与经典为伴的孩子也不会变坏!但愿孩子们的成长中有经典一路作伴!
下面就摘录孩子们这一个月来的读书摘记、读后感,分享课外阅读经典的心得与带来的快乐。
1.【阅读篇目】:《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日期:2017.12.10
【文章大意】:
本回描写孙悟空赴东海龙宫索取金箍棒等诸宝,再闯地府幽冥强销生死簿籍,导致龙王、阎王上天庭告状,玉帝降旨招安。
【词语摘录】:
旗幡长久之计剑戟阴霾
斧樾榔慷解数华彩
【佳句摘抄】:
你看这猴王,分开水道,进回铁板桥头,蹿将上来,只见四个老猴,领着众猴,都在桥边等候。当时大张旗鼓,响震铜锣,广设珍馐百味,满斟椰液萄浆,与众饮宴多时……
【读后感悟】:
本回写了孙悟空入龙宫探宝,去阴曹地府勾生死簿,上天宫叫扰王母娘娘蟠桃宴……这一回让我感受到了孙悟空,他是个英勇无畏的英雄,他代表了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抗争;从某意义上来说,《西游记》就是孙悟空的英雄传,他是我心中的英雄,因为他具有敢于与强大的势力斗争的精神,这令我十分钦佩!
——苏宇桐
2.【阅读篇目】:《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日期:2017.12.9
【文章大意】: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词语摘录】:
标志时节损伤仇隙周密
解数悭吝志诚分晓公然
【佳句摘抄】:
大圣长叹一声“好厉害的妇人!怎么就把老孙送到这里来了?我当年曾记得在此处告求灵吉菩萨降黄风怪救我师父。那黄风岭至此直南有三千余里,今西路转来,乃东西方隅,不知有几方里。”
【读后感悟】:
这句话属于侧面描写,,它突出了对手的强大,从而引出下文中悟空战胜她的不易,也反衬出悟空的英武。同时,这段话也采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悟空的好记性和“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精神本性以及其强大的战斗力。强强对话者,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提升了读者的兴趣。——李祎飏
3.【阅读篇目】:《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日期:2017.12.10
【词语摘录】:
火眼金睛耀武扬威天罗地网水泄不通
筋疲力竭天昏地暗
【佳句摘抄】:
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山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那长老马上心惊,孙大圣布施手段,舞着铁棒,哮吼一声,唬得那狼虫颠窜,虎豹奔逃。
【读后感悟】:<br/>
《西游记》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令我惊叹;唐僧师徒四人的坚定执着、不畏艰险的精神,更让我感动。由此我联想到,百家笔记网()我们的学习不就是要去取得“真经”吗?而学习道路上也会布满荆棘;但“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就会取得最终的成功。——陈熙杰
4.【阅读篇目】:《西游记》·《智过灭法国》
作者:吴承恩日期:2017.12.10
【词语摘录】:
毫不在意祥云满目不祥之兆锋利无比
【佳句摘抄】:
店老板听更是高兴,赶紧给四个人准备吃的,领着他们来到了楼上休息。悟空看到月光明亮,害怕晚上被人看见光头,所以就跟店家说他们需要密不透风,没有光亮的休息。
【读后感悟】:<br/>
本回故事情节设置上没有太过新颖的东西,但是要“杀一万个和尚”却显得十分有意思。唐僧师徒一路西行,不仅经历磨难,还经历了无数奇奇怪怪的事情,比如,要“杀一万个和尚”便是无数奇事中的一件。可以说,吴承恩的《西游记》不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取经的故事,还向我们讲述了世界的奇怪现象,这其实也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具有非常浓厚的社会现实意义。——姜笑容
5.【阅读篇目】:《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日期:2017.12.9
【本回大意】:
孙悟空去向罗刹女借芭蕉扇,费劲了心思,可罗刹女因为孙悟空而失去了儿子红孩儿而感到悲痛,于是自不量力地去向孙悟空劈面打,但是罗刹女怎能打得的过,最终芭蕉扇还是被孙悟空抢走了。
【词语摘录】:
切莫多言仇隙骁雄左挡右遮沉酣
解数周密
【佳句摘抄】: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的唐僧过山,就送还于你。我是个志诚的君子,不是借物不还的小人。”
【读后感悟】:
这里运用了神态、语言描写。孙悟空为了能借得芭蕉扇,灭掉火焰山的大火,好让师傅去西天取经,好言相劝罗刹女,便表明自己的意图,从中也可以看出孙悟空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不近人情——付广哲
6.【阅读篇目】:《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日期:2017.12.9
【词语摘录】:
熠熠生辉依依惜别
【佳句摘抄】:
唐僧仔细看那猴子,见他尖嘴猴腮,头上长满青苔,手掌指头积满了污垢,眉宇间,鼻凹里到处是泥土,鬓角边也有不少青草,虽然不分难看,但一眼睛熠熠生辉。
【读后感悟】:
从这里可以看出孙悟空当时的样子十分难看,可见他这五百年来受了不少苦,不过,从他的眼睛里,依然可以看出孙悟空的聪慧。——应瑄瑄
7.【佳句摘抄】:
“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
【读后感悟】:
这里是语言描写,这是佛祖的语言,写出了他对取经人的看重,为观音菩萨奉如来之命上长安寻取经人做铺垫;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取经故事的前奏。
——李博雅
8.【佳句摘抄】: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那。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读后感悟】:
这是孙悟空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他桀骜不驯、不拘小节的人物形象。“尖嘴缩腮,金睛火眼”表现他本领高超,与一般猴子不同;“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表现他与大自然亲密相处,心性狂野;“眉间土,鼻凹泥,……手掌厚,尘垢余多”表现他粗野,不经管教的形象。寥寥数句,就形象地写出了孙悟空的能力、性格、形象,堪称经典。——施众琦
9.【佳句摘抄】:
孙悟空在旁听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开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然被祖师看见,叫道:“你在班中,这么癫狂业务,不听我讲?”悟空道:“地诫心听讲,听到老师傅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词,踊跃之状,望师傅恕罪。”
【读后感悟】:
这里运用动作描写,抓住了孙悟空身上具有猴性的典型特征来写。“抓耳挠腮,眉开眼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将猴性刻画得栩栩如生;而师傅因此责备他,还称识得妙音,这为日后单传给他的绝技埋下伏笔。——王旭
10.【佳句摘抄】: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读后感悟】:
这句话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孙悟空的大胆无畏,同时,以别的猴子的犹豫反衬出他的义无反顾纵身跳入瀑布,为下文他去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空,而埋下伏笔。——李博雅
11.【佳句摘抄】:
两个人回去之后,唐僧对他们说:“徒弟们,这个妖怪居住在这个地方,他一定知道这条河的水性,我们要过这条河,就一定需要他的指点。”
【读后感悟】:
这是唐僧第一次提出建议和观点。要知道,在整个《西游记》当中,唐僧这一形象常常是个帮倒忙的角色。因此,唐僧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具有建议性意义的观点十分有意思,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亮点。——郑涛
12.《三借芭蕉扇》读后感
一借芭蕉扇,老孙受了骗;二借芭蕉扇,老孙遭了难;三借芭蕉扇,老孙终梦圆。看来,人间的许多事情,就像老孙借芭蕉扇一样,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心理上的准备——失败了,从头再来,不气馁,不放弃,最终迎来的是成功的喜悦!朋友,在人生的旅途上,也好好学习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吧!——张佳滢
13.《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可谓是精彩绝伦,主要讲了取经路上孙悟空因打死一个强盗而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六耳猕猴假冒孙悟空,与孙悟空大战,真假难分,最终被如来识破,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的故事。
六耳猕猴的本领也真是高,但终究被打败,因为邪不胜正嘛!唐僧若是相信孙悟空,妖怪不可能轻易得手,唐僧慈悲却善恶不分,经常被妖精所迷惑,导致孙悟空常被冤枉,但孙悟空对师父依然忠心耿耿,令人佩服!——陈煊怡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10.236/)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