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24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言論] 从中间地带到枢纽——《枢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複製鏈接]

29

主題

1

好友

269

積分

小學生

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懶
    2022-3-30 21:41
  • 簽到天數: 18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2763
    威望
    269
    主題
    29
    樓主
    發表於 2021-8-22 10:53:28

    从中间地带到枢纽——《枢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毛泽东主席在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中间地带论”,把中国放在了美苏两大阵营都要争取的位置,赢得了内部的生存空间。之后进一步提出“三个世界论”,帮助中国构建了自己的阵营,打开了向外部发展的空间。历史走到今天,靠高速的经济增长形成了庞大经济体量的中国,需要一个更为广泛的思想来指导未来的发展,以领导世界向前。
    中间地带:1946年8月,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中间地带论”:美苏之间隔着欧、亚、非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构成的中间地带。美国要进攻苏联前要将这些中间地带国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否则谈不上进攻苏联。
    三个世界:1974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再次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施展在《枢纽》终篇提出的,中国是大陆(德,俄,法等)和海洋(美,英等)体系之间的沟通“枢纽”,是将大陆和海洋不同秩序统一到一起的纽带。枢纽的定位给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做了重新定义,超越了三个世界的三极理论,凸显出整个世界的整合与中国的“核心”地位,这里的核心不意味着中国一定要领导世界,但是任何的秩序都是需要中国的沟通才能够最终实现投射。中国必然会成为世界历史民族,在未来一段时间领航世界的发展,那么中国的思维体系就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跃迁,提升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范围内来思考世界。同时,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上也不能带给世界真正的变化,一个好的思想应该是可以被实践反复证明的。这中间在《枢纽》中当然有严密的论证,但是这里仅仅谈结论和我自己的看法。
    世界历史民族:所谓世界历史民族,不在于他可以统治其他民族,而在于它作为世界秩序的自变量,有能力理解到自身与世界的内在一致性,能在自我意识的展开中把握世界历史的命运,从而引领人类的普遍自觉。可以称作或者有潜质成为世界历史民族的只有少数几个,盎格鲁撒克逊人民族,德意志民族,法兰西民族,俄罗斯民族,以及中华民族。《枢纽》620页。
    中国要想在未来赢得世界历史民族的殊荣,就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理解中国和世界的互训关系;第二,不断实践,解决世界面对的具体问题。
    纵观历史,应该说中国是在近代才和世界开始真正的全方位互动的,在近代之前,仅仅是东亚地区或者疆域所达的周边地区发生互动。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的开始面对这个陌生又复杂的世界,从而开启了和世界的互动。尤其是到了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这种互动更加明显,而且进一步体现为互训。所谓互训,就像人和小麦之间的关系,从人的角度,人训养了小麦,把小麦改造成人类的粮食。但从小麦的角度,它也不断地训化着人类,让人类把自己的生存空间扩大,人类帮助小麦对抗病虫害等天灾,小麦把自己转化为食物来改造人类的基因以产生更多的小麦需求,双方互相驯化形成共生依赖关系。中国从欧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知识产权输入,再从世界各地的原产国购入铁矿石,原油,粮食,棉花等原料,然后生产产品供给全球,世界接受并依赖中国出产的产品,双方从最初的买卖关系进一步形成了互训关系。在互训中,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中逐渐担当其“双循环”的枢纽,用产品帮助世界经济的两极(资金提供方,和原料提供方)融合在一起。
    双循环: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构成一个循环:中国向西方国家出口制成品,从西方进口技术、资金以及各种高端服务业贸易,这个过程可以看作第一循环。中国与其他非西方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构成另一个循环:中国向这些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这是第二循环。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其体量也在不断冲击世界的原有秩序,所以世界需要中国输出秩序以维持均衡。所以中国参与世界秩序的构建是必然的趋势,可以说,在未来缺少了中国就无法建立一个真正的世界秩序。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自变量,中国的变化,最终会导致世界的变化,而且世界的变化才会带给中国新的发展空间。因此,中国一定要亲手参与世界问题的实践和解决。那么哪些世界问题有待于中国来解决呢?百家笔记网()世界面临最大的挑战有两个,一个是全球变暖,另外一个是恐怖主义。中国应该说在全球变暖上有这非常好的表现,对比美国,展现出来大国的担当和勇气。但是还要更进一步提出可以让各方势力更为满意的方案才能体现出领导气质。另一方面,恐怖主义阴霾一直笼罩在欧美国家头上,其本质是伊斯兰的极端主义,而极端主义的重要源头是经济的落后导致失业青年对现有世界产生仇视。古兰经告诉信徒,主是不会放弃你们的,但是对比现有的经济状况,一部分信徒只能把责任归咎于这个世界错了而导向极端主义。在这个方面,中国有巨大的经济体量和摆脱贫困的成功经验,可以通过辐射经济热量来提升伊斯兰国家的经济水平,用经济投射秩序,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极端主义盛行国家的混乱秩序问题。如果中国能够成功解决极端主义问题,那么就可以树立其领袖大国的形象,从而自然上位为枢纽国家和世界历史民族。
    另外,在参与秩序建立方面,中国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是对于秩序投放方式的理解。“由于地缘关系,大陆国家很难成为世界市场的引导者,而只能作为参与者。”,英国和后来的美国对于世界的“统治”,或者说影响,采取了一种成本最低的方式,帝国的“治理对象不是具体的某一地区或者此地的人”,而是集中精力管理一套“普遍行为规则”。所以领导力的体现,不是提出规则,而是捍卫规则。英美捍卫的规则是自然演化出来的世界行为规范,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大的自生驱动力。作为世界领袖,只要做到的是,有不守规则的出手揍一顿,这样就可以继续维护这套规则,从而也强化了自己的领导力。而其他大陆国家更多的是希望构建一套规则塞给世界,所以一般会以失败告终,比如说,俄国,德国等。中国既不需要争做海洋国家那样领袖全球捍卫规则,也应该学习陆地国家的做区域霸主制定规则,而是摆正自己的枢纽地位。这就要求有对于双方的秩序投放方式都理解和融汇的能力,既要理解普通行为规则,又要理解区域规则制定,并且融合二者形成一个更好的利益分配方案。
    中国的未来图景在《枢纽》中的规划中,不管是和世界的互训关系,还是秩序投射的方法都会是需要内化为中国自身的国民意识和法律规范,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看清了前方,走起来就会更有力,也更坚定。作者:Felix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11 05:22 , Processed in 0.03800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