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944|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前童——不是水乡胜水乡[7P]

[複製鏈接]

676

主題

53

好友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5-3 17:27
  • 簽到天數: 3490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2157
    金錢
    79939
    威望
    23140
    主題
    676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實習版主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文章勇士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教授 文章達人 愛因斯坦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8-4 16:21: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504c51a14f1f1a252fb482d9091a2377.jpg

                                                                                                 前童
           在前童下车的地方,正好是鹿山的山口,有兴趣的可以登上鹿山,看到前童的全景。有人说,到宁海没去前童,就等于没有到过宁海;到前童没有登上鹿山,也等于没有到过前童!可见,鹿山对于前童的重要性。
           鹿山的海拔只有39米,体力、腿脚好的,不用10分钟就可以登上山顶,远眺前童古镇以及与之隔古镇而相望的塔山。鹿山和塔山遥相呼应,被两山围在中间的前童古镇尽在眼前,一幢幢古屋、一条条小巷,像一幅水墨画,如果是恰好在家家户户准备饭菜的时段,那缠绵的炊烟缭绕,犹如一个世外桃源展现在你的眼前。从鹿山下来,买一张古镇的门票,走进古镇,就好似一下子天地乾坤大转,刚才外面还车水马龙的熙熙攘攘,突然就悄无声息了,变成了阡陌纵横的小巷,潺潺流水从每家每户门前流过,居住在这里的人就在这流动的溪水里洗衣、洗菜等等,生活在这里显得那么的自在、闲适,让你忘记外面大千世界的纷争与繁杂。
           闲逛前童,随意游走,一不小心你就会迷路,会发现正走着的这条小巷不是刚刚才经过的吗?前童是按照“回”字九宫八卦式布局,街径卵石铺就,屋基也大多为卵石垒成。街巷异常狭小,建筑异常密集,身处其中就如走迷宫一般。前童和我们所熟知的江南古镇有雷同,却有与众不同的景致。前童,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时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韵浓重的乡村画,一段美轮美奂的江南丝竹调。前童以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善以及人才辈出而闻名,始建于宋末,盛于明清。这里,“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白溪水缘渠入村,汩汩溪水挨户环流,家家连流水小桥,户户通卵石坦途,为江南集镇独特之奇观。八卦水系,哗哗鸣唱,幽幽潜行,流遍家家户户,不是水乡,胜似水乡。
           TIPS
           交通:前童地处浙江省宁海县西南,去前童要从宁波转车去宁海,在宁波火车站坐10路环线车,到汽车南站下车,换到宁海的中巴车,票价30元左右,大约一小时可抵达。从宁海到前童,需要到宁海汽车西站坐2路小巴前往,车费4.5元,车程约30分钟。从宁海到前童的班车冬天下午5点就收车了,夏天应该会适当延长。如果没有赶上末班车去前童,可以选择在宁海住一晚,或者打车前往。打车费用在30~50元不等。
           门票:40元
           美食:前童三宝是小镇的三种特色小吃,分别为老豆腐、空心豆腐和香干,由于其口味的独特性以及浓郁的历史价值被统称为前童三宝。老豆腐,白、嫩、滑、鲜、香;空心豆腐,色泽金黄、中空外,结脆而不碎;香干,香滑细韧、结实耐嚼。
    5f56df77249c61fc48a442b27d8591ab.jpg

                                                                                              大均古镇
           从浙江省景宁县城往西约17公里有一个掩映于秀丽山水间的幽静小镇——大均古镇,也是畲乡风情聚集地。驱车前往,沿途山清水绿,薄雾袅娜。离古镇两三公里远的河中数条色彩鲜艳的橡皮舟溯溪而下,行至村头,一株千年古唐樟挺立于岸边,巨大的树冠向空中舒展着。穿过“大均古街”牌楼就进入了古街,牌楼左侧一隅是明代为褒扬一门三进士而奉旨三门并开的李氏宗祠的墙门,李氏宗谱《规箴十四则》中有要求正名分、存忠厚、务本业、励文学等条款,明清两代大均共出进士、举人、贡生多名,小镇可谓文风浓郁,人文底蕴深厚。
           步入曲径通幽的精巧小青石板巷道,两侧灰墙黛瓦,雕梁画栋,一缕书香氤氲悠然。再往前,飘入眼帘的是清光绪年间当地首富李开元之宅,晚清江南风格民居建筑,墙角的鹅卵石泛着悠淡的微光,门楼上福、禄、寿、喜的石刻凹凸有致,花卉、人物图案栩栩如生。
           大均于抗战时期也曾为熙攘之地,为躲避日军铁蹄,浙江省府往山区内迁,省教育厅、财政厅分驻景宁和大均,一时间小镇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翻开历史画卷,无论鼎盛还是沧桑,村口的古唐樟总是默默地注视着这块土地上的繁衍生息。


    大均古镇遇上畲族婚嫁盛典
    5e8b8248ef8bff55e347775c71b16ab5.jpg

                                                                                            大均古镇
           古街尽头是“浮伞祠”和镇龙桥,浮伞祠供奉着马夫人,传说她是中唐时期的村妇,一次从景宁取羹奉养婆婆,途经大均遇洪水无渡,竟以伞代舟而渡,被后人奉为孝仙。浮伞渡不仅是数百年来当地水上商贸重要渡口,也是婚嫁路径的重要之地,“牛轿行嫁撑着伞,摆渡对歌浮伞渡。”就是真实写照。
           这天刚好有畲族婚嫁盛典,站在浮伞渡就能听见隐约的鼓乐声,原来迎亲队伍已经从街口的古唐樟出发了。畲族的伴娘和伴郎被称做“赤娘”和“赤郎”,在小巷中遇见头顶鲜红饰冠的赤娘,遂跟随赤娘们进入新娘家,两位赤娘正在为新娘梳妆。姑娘们围裙的图案花样以大朵的云朵纹样为特征,裙边也有柳条纹图案,服饰上还绣有飞翔的凤凰,他们把这模仿凤凰斑斓羽毛的缝制叫做凤凰装。新娘穿上大红嫁衣等候新郎的迎亲。迎亲队伍经过杉刺拦路、喝宝塔茶、借镬、杀鸡、对歌、请祖公爷等一系列仪式后才能拜堂成亲,完成大典。
           拜堂完毕,新娘新郎向长辈、宾客们敬茶、敬酒,还双双来到灶前,由新娘执竹筒,新郎负责吹旺炉膛之火,祈愿今后的生活红红火火,幸福美满,然后夫妻双双入洞房。
           畲族的结婚大典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活动,也是一次观摩畲族历史、宗教、礼仪和服饰的文化之旅。
           TIPS
           交通:每日有多辆班车来往于丽水至景宁之间,从浙江或福建多个市级点都有来往于景宁的客车,景宁镇上有人力三轮车和三轮摩托车载客。自驾走杭州进杭金衢高速公路,至金华转金丽温高速到丽水,再走丽龙高速(丽水至龙泉)云和口下往南20公里左右即可到达景宁。从丽水至景宁80公里,班车票价26 元,每天从7:15至18:30有多班次来回。景宁至大均中巴半小时一班车。
           景宁木拱、石拱廊桥众多,其中明清年代建造77座(木桥49座、石桥28座);民国年间建造70座;建国后建造220座。
           附近景点:封金山位于金丘村,是南宋畲民迁来景宁的聚居地,也是兰姓畲民入浙的最早发祥地。因当年垦地掘得黄金数斤,故被冠以畲族传说中的“桃花源”,有石林、瀑布等自然景观。
           特产:惠明茶和板栗。据记载,唐朝年间景宁已种植茶树,明朝惠明茶由于品质优异被列为贡品,民国1915年,由惠明寺村畲族妇女雷陈女炒制的惠明茶,被送到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而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
    畲族老幼都喜食新鲜板栗,在乡村及城镇道路上经常可见大姑娘小媳妇手捧新鲜板栗剥壳即食,热情的山民还会送上一把板栗给路过的游客。


    直白村 繁华褪尽只为一点直白
    64bc6cb5bfb3153a97fd54f6d7b85ee0.jpg

                                                                                               直白村
           从藏北的那曲下车,经由那曲草原和纳木错,邂逅羊八井,到达拉萨,呆一两日,再到达林芝。林芝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去西藏之前,我就对此地内心向往,不仅是为了这个美好的名字,更为膜拜神山南迦巴瓦。南迦巴瓦海拔7782米,列世界最高峰的第15名,值得说明的是,前14名都是8000米以上的山峰,也就是说,南迦巴瓦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在藏语中,南迦巴瓦意为“直刺蓝天的战矛”。但它吸引我的原因,除了作为“冰山之父”的险峻,更因它难得一见,总笼罩在云雾中,常有慕名而来的背包客在山下等待数日却不见其真容的遗憾在坊间流传。
           从林芝搭当地的大巴去看雅鲁藏布江,其实是想着走到哪里就算哪里——这也是我喜欢背包旅行的原因之一。在车上,跟当地村民聊起想看南迦巴瓦的事情,村民们朴实的眼睛里立即泛起欢快的光芒,热情地指着车上的一位中年男子,经过介绍得知,这位面庞黝黑的中年人正是直白村中唯一农庄的主人,叫索娜德吉,而直白村,也是观赏南迦巴瓦的最佳地点,它位于南迦巴瓦山脚下,雅鲁藏布江环绕着它。
           同几个藏族妇女挤在一起,乘坐索娜德吉的皮卡,沿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驶向直白村。在此之前,我们对它一无所知:它的年龄、名字、历史。如果没有人提醒,我根本不知自己已经进入了直白村的地界儿,目之所及没有一处房屋:这也是村庄?待皮卡的发动机熄火,绝尘而来的一路轰鸣变成过去式时,我才豁然注意到眼前的一片仙境:高高的篱笆筑起围墙,一座座木头房子虽然古旧,但是雕梁画栋,栋栋飞檐。房顶全由彩钢瓦铺就,有趣的是,每个村落的屋顶颜色统一,一路上就看到一个个蓝色的红色的村落——俯瞰直白村,是一片可爱的红色。走在绿油油的草甸间,看着清澈的小河穿流而过:小鸭子三五成群地浮游于河上,小河上有灵巧的水车,阻挡着水流,也使水流出更多音色。我在院中的白石子地上静坐了一刻钟,心心念念地感激大巴车上邂逅的村民,让我遇见直白村:遇见它之后,我仍对它一无所知,但此时,一切都不重要了。

    南迦巴瓦的24小时
    63e6f20aa5b6756d35dc6d14769f5abf.jpg

                                                                                              南迦巴瓦
           在直白村过得极其简单,由于昼夜温差极大,每个清晨,彩钢瓦上都会覆盖一层冰,亮晶晶一片,太阳逐渐升起,阳光扫过的地方瞬间融化,水珠顺着房檐滴滴答答。5月正值林芝的雨季,也是旅游淡季,索娜德吉的巴青农庄罕有人住:这里的房子设计很有特色,为了让客人躺着就能看到南迦巴瓦,每张床的对面都是一面玻璃墙。异常幸运的是,我们到直白村的第二天早晨就看到了南迦巴瓦,他威严雄壮地耸立在天际,那么远又那么近。我们坐在白石子铺就的院中仰望神山,散养在村中的黑色藏香猪在我们周围跑来跑去,跑累了,就同我们一样,躺在地上晒太阳,没有手机和网络,我们在神山脚下,以一种不管不顾的姿态向大自然致敬。
           南迦巴瓦下遍布温泉。走不出多远,只见公路边有一个山坡,向上走100米,可看见一个两平米左右的木池建于绿树掩映中,说是绿树掩映,其实能掩住要害部位就算万幸了。在这里洗澡不收取任何费用,一个人洗完,放掉脏水,一个人再上去。设施非常简陋,只有一根从泉眼引来水流巨大的铁管,冲击在身上很有力,能将人打个趔趄。泡在池水中,可看到青山间的雅鲁藏布江若隐若现,听着惊涛拍石声——尽管桶壁不知多久没有清洗,但心中却满足至极。
    直白村是我在西藏的最后一站,也是长久以来,我想念西藏的最大理由。
           TIPS
           1.辟谣:其实神山不难看到,只要来对时节,想不看到南迦巴瓦都难。从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是来直白村的最佳时间,因为刚好错过了雨季。
           2.直白村的周边还有大渡卡村和格嘎村,都是可看到南迦巴瓦山的村落,且可寻到温泉。
           3.直白村的特色美食是烤羊腿、烤乳猪,但价格较贵,可多人组团尝试;直白村的青巴农庄的房价从30-800元不等,如今直白村总接客量为200人。
    7c1bc62b4978491332358206899f2b81.jpg

                                                                                                小洲村      
           小洲村自元朝开村,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广州市内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倚着河涌而建的民宅,散发着浓郁的岭南水乡风情,被誉为“广府第一水乡”,又是远近闻名的“艺术村”和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区。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紧靠广州之肺“万亩果园”,至今仍保留着岭南水乡最后的小桥流水人家模样。虽然村子里很多村民建起了新楼房,但是一些古建筑和水乡的基本格局保留了下来。走进小洲村,就好像走进了一座民俗博物馆。民居沿河而建,居民枕河而居,随处可见的百年古榕树浓荫蔽日,五六百年高龄的蚝壳屋见证着岭南的曾经沧海,阡陌交错间随便跨过的一口古井都有几百年的沉淀。干涸的河床上横着枯舟,宁静中透着一丝苍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踏在青灰的石板路上,形态各异的小桥横在水面,桥上有斑驳的青苔,记载着岁月的流逝,走过一家家文艺古朴的小店,怀旧的思绪纷纷扰来。
           小洲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祠堂、古庙宇、古民居、古桥、古树、古街巷、古井等在大都会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仍得到了完整的保护、修复和合理的利用。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的古建筑别具一格。村里几座晚清特色的商铺店号和“三间两廊”的特色民居,使人们还可领略到久远的繁华商业。古代沿海居民就地取材,收集蚝壳,垒砌成墙。据说,用这种方式构建的屋子,冬暖夏凉,且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很适合岭南的气候,凝聚了古村落人们智慧的精华。村内至今还保留有这种岭南地区少有的“蚝壳屋”,它是岭南曾经“沧海桑田”的见证物。在小洲村,像这样的蚝壳屋曾多达百余间,经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如今大部分已被拆毁,仅剩下3间,主要因为屋主举家外迁等原因才得以保留。

    艺术家们的伊甸园
    feb563b4bb084d3e2775a2e8ae2fb84e.jpg
      
                                                                                               小洲村      
           小洲村独特的水乡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批专业人员来到这里进行艺术创作,成为艺术家们寻觅创作灵感、写生、摄影的首选之地。当代岭南画派杰出代表关山月、黎雄才等著名画家纷至沓来,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南非和国内许多地区的知名艺术家、众多中青年艺术家聚居此地,建立各种工作室潜心创作,小洲村已成为艺术家的伊甸园。对很多小洲村的艺术家来说,这里并不只是创作的地方,还是生活的地方,他们其中的很多人更多的时间闭门不出,专心创作,若非有人指点,一般很难发现巷子转角的老房子里藏着哪位艺术家。或作画,或制琴,或雕刻,很多人白天在小洲村里散步、串门、聊天、跑步、买菜、做饭、逛街市,晚上关上门才是真正创作的时间。自从小洲村沾染了艺术家的气息之后,很多追求艺术的年轻人都扎根在这里,搞创作、开画展、开店铺……有人把这里比作广州的798,但是我却闻到它艺术的气味中还夹杂着一股浪漫的气息,我曾经把它比作广州的鼓浪屿,但又觉得不太妥当,后来索性再也不拿它与别的地方做比较,为什么广州就不能拥有一个具有自己独特魅力的古村落呢?于是我渐渐开始发现它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店家的风格大多整洁、简约,保留旧房所有能使用的东西,房子的结构重新被加固,一般进到店里,石条甚至土砖铺的地板都有,收拾得干干净净甚至一尘不染。这类小店里卖的东西不见得都是艺术品,但都相当具有原创精神,T恤、包包、本子、公仔、碟子、书签等等,大都是原创的作品,一些还为了明示为原创之作,在上面标注了作者的签名,其中不少创意灵感来自于小洲村以及小洲村人的生活。
           TIPS交通:在广州市区,可以乘坐35、86、252、298、310、565、大学城2线、大学城4线公交到达小洲村。小洲村附近有绿道,喜欢骑自行车的朋友也可以沿着绿道进入村子,骑行的路线大致为:客村立交桥脚——赤岗塔——新港西路——江海大道——新滘南路——华洲路——小洲村。小吃:小洲村内特色的小吃店非常多,有一家叫德闲居的小餐馆,加花生酱的肠粉做得非常独特。另外,在小洲礼堂附近,有很多有特色的小吃店,比如古屋芝麻糊、小洲嫁女饼等,东庆大街有一家大鸣堂双皮奶,有正宗的顺德双皮奶。想吃正餐的话,小洲东路的家常便饭,他家的烧鹅和叉烧做得非常好,顺德人家有正宗的顺德菜,在水一舫还有雅座……反正在小洲村内不愁找不到吃的,这一点正好印证了广州是“吃货天堂”的观点。这里小吃都很便宜,20元钱之内搞定,如一个肠粉加一碗糖水,如果要去饭庄吃饭,人均60元左右。
    三千佳丽尽失色,后宫粉黛无颜色!

    2

    主題

    10

    好友

    3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10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339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3551
    威望
    38856
    主題
    2
    沙發
    發表於 2023-1-18 16:31:36 |只看該作者
    古朴乡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7 21:16 , Processed in 0.08350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