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209|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业余成年羽毛球爱好者,如何才能始终维持学球兴趣并迅速提高水平

[複製鏈接]

102

主題

0

好友

1599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3 天前
  • 簽到天數: 1414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191
    金錢
    965
    威望
    1599
    主題
    102
    樓主
    發表於 2017-1-4 15:38:32
    这里探讨对象是业余成年人,大体都是工作之余打球的群体。按我观察,这部分一般以朋友组队、公司组队和俱乐部组队为主要形式,而且基本双打居多,另外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绝大部分不可能要学成哪些技术才上场打球,都是边打边学。在这种形式的羽毛球运动中,一般群体里都会有些水平还不错的,新手上场大家会默契的形成混双站位。
             
    那么,一个新手在初次接触羽毛球运动时,应该从何入手才能迅速的融入这项活动呢?

    现在流行的做法是先学高远球,认为这是基础,学好高远球,才能协调发力,才能学会其他劈吊杀等后场技术,先学大动作,再学小动作。同时通过学高远球才能更好纠正一些错误的习惯。还能培养球感等等。我承认高远球的作用,如果能掌握高远球技术,基础扎实了,再学其他技术要容易得多,因为高远球本身就包含了羽毛球的多项子技术,学会后再根据中前场不同情况分解动作,控制力度等等形成不同的击球技术。

    听起来先学高远球是无比正确,可事实是如此吗?

    对于初次接触羽毛球的人来说,无论小孩还是成年人,拿到球拍一般都是苍蝇拍握拍,上手位把球击打出去,因为符合习惯,容易发力,那么从高远球开始练习看来是非常适合的。但我们忽略了小朋友和成年人的区别。

    首先小孩子力量小,肌肉骨骼还未定型,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习惯,正是培养习惯形成肌肉记忆的好时候。另外对于身高比球网要矮的小朋友来说,要是上场打球的话,配合上步伐,基本上都是上手球,哪怕是在网前。而且小孩子思想单纯,容易管教,一些专退运动员经常说当年我们练球多少多少个月挥拍不准碰球。小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身体长高,再学网前技术。
       
    一个身材矮小的小朋友平端着球拍在网下要他学抢网搓球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小孩子学球从高远开始非常符合其特点,先把架子和习惯养成了,随着身体发育和年龄增长再不断细化和深入,无论以后个体发育有什么差异,也只是细节的不同。所以我们看到各个专业运动员同样的击球技术都会有不同之处,打法也各有自己特点。其实他们功架是一样的,只是各人的身体骨骼肌肉和思想意识差异。

    成年人不一样,身体早就长成,思想也已定型,各种习惯根深蒂固。成年人学球的重点在纠正习惯,纠正习惯要从小处和容易改正的地方入手,逐步扩大,让正确的习惯慢慢取代错误的习惯。一开始就从高远入手,全盘推翻,重建新习惯,难度是非常大的,顾了脚顾不了手。小朋友尚且要不少时间才能养成习惯,何况成年人,而且成年人你也不能强制其不打球,也没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时间精力和毅力。一边是类似在混双网前继续使用错误习惯,一边在学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用上的高远球,这样的学球显然是不合理的。

    既然新手通常是从类似混双网前站位开始打球,何不先学会网前技术,先学会让球尽量离网近,往低走,不要老想高远,结果全是叉烧,让后场同伴吃包子。这样既能愉快的玩耍,又能慢慢先养成运用手指手腕的正确习惯。
                       
    不少球友认为网前球是细腻活,不好掌握,灵活使用手指手腕是高阶教程,其实是走入了误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就是手指,单纯使用手指的动作大家很容易就学会,像握拍松到紧,正反手握拍和转换。



    一般人初接触羽毛球,在打了几场球有一定球感后,找个人教教网前搓放,一下子就学会了,剩下的就是在实践中逐步熟悉和掌握。很多球友之所以觉得不好掌握正是因为是从高远球入手学球,在这种需要大力击球的动作中,人会下意识的先攥紧手,肌肉紧张,这个跟高远球的技术要领正是背道而驰的。

    而由于重点在学高远,思想意识上就没有下力气重点去学习和养成用手指手腕力量击球的习惯,总想着把球往高往远打,所以各种甩大臂抡挑,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先运用手指手腕放搓挡。
                 
    结果,花了很长时间初步掌握高远技术时,还没实际运用过手指手腕的力量。而像后场劈吊等技术恰恰是需要最后靠手腕手指去控制的,这里就出现难题了,一手指手腕不能灵活控制,二这是大小力的结合控制,技巧性很强,三是没用过或少用手指手腕,力量小,在这种相当于四两拨千斤的动作中,肌肉和关节不能承受大力的冲击,所以很多球友在劈吊时会收力,不然不好控制而且容易受伤。

    综上所述,我觉得,业余学球应先从小发力技术动作学起,再依次增加发力部位,从手指手腕,再到小臂肘,到胸腰腹腿。原则是由近及远,由低及高,由小力到大力。新手只要先学会正确的握拍,反手发小球,和简单的部分网前技术,结合简单的垫步并步步伐,搭配一个已经可以打后场的搭档,边打边练,从小习惯养起,逐步纠正取代错误习惯这才是业余成年学球的合理顺序。

    在学和打过程中,对业余新手重点要先让他对大部分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心里有个概念,然后是要理解透彻发力的技巧,也就是理论先行。给新手讲解演示后场高远的动作和发力原理,要讲透,要新手自己慢慢体会放松和依次发力,体会依靠惯性鞭击的感觉。

    利用打球空隙挥空拍,做动作,搭架子,在手上动作未能初步掌握时,严禁大力击球,遇到后场击球时先强制要求养成侧身架拍后退的习惯,打低平球。当你的手部动作已经习惯了放松和依次发力再学习后场技术,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远挥拍可以感觉到拍头依靠惯性被拖着走的时候,再重点学高远球。之后,再结合前面学到的小臂到手指的力量协调全身力量。一些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球友,根据羽毛球发力的特点还可以自行练习一些增强身体素质的专项训练,增强力量的同时,养成正确的发力动作习惯。

    把握住由小力到大力,有近及远,由低及高的原则,合理安排学球顺序,逐步纠正错误习惯,这样学球打球两不误,我觉得这样学球才会一直维持兴趣,并能迅速提高水平。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3 06:22 , Processed in 0.03554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