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6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言論] 《我们仨》读书笔记心得感悟800字

[複製鏈接]

159

主題

1

好友

2001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9-7 14:20
  • 簽到天數: 15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0
    威望
    2001
    主題
    159
    樓主
    發表於 2021-8-15 12:28:17

    《我们仨》读书笔记心得感悟800字:
    我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人生实苦”,听见的人不免一阵打趣,“知足常乐”。
    让我想起一副“常想一二”的题字,寻其原委,竟来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偶尔细想一下,觉得很是具有智慧。早先读起季羡林先生的《八十述怀》《九十述怀》,看到了一个老人的“絮叨”,文章中洋溢着偷得浮生的小确幸,又不时表露出对回归的从容,让我在寒夜中为之一振。后来,读到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也感受到了相同的精神。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它描述了一个梦境,梦中老人与另一半走散了,焦急地寻找却始终找不到。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古驿道上,梦境与现实交错,失去两位至亲的痛苦回忆,恍惚地好像天命一般。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老人回忆了她和钱钟书先生、女儿钟瑗同行一路的生活形态,从海外留学的趣事,到生育女儿的喜悦,再到归国后的谨小慎微,一家人熬过了浩劫年代,走过了平和的三十年,仅留一人于尘世间。
    杨绛先生于93岁完成此书,原本以为这本书的“智慧”分量太重,可实际读起来却很轻快,比如:杨绛在医院生小孩,钱钟书说自己在家里“干了坏事”。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钱钟书说,“墨水呀!”杨绛安抚他,“墨水也能洗”。回家后钱钟书又把台灯砸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
    又比如:杨绛是在新式家庭长大,钱钟书却出生于家教森严的旧式家庭,他们俩的婚礼仪式是新旧参半,婚礼前,钱钟书向杨绛父亲说明,在钱家婚礼必须()磕头,杨父认为这是旧朝废礼,大为不快,可杨绛却表示这不过是“礼节而已,不重要”。每次回到钱家,杨父都幽默地说,又要去“做媳妇”了。
    因为见不得别人的书里有太多沉痛,所以第二部分我是最后才粗略翻了一遍,即使是这样,也无法阻挡那排山倒海的苦楚,想想自己,想想那么多悲欢离合,也许人世间走一遭,苦难就是人生的标配,我们所挣扎的,不过是一点零星的念想,不肯屈服的念想。作者:昏鸦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 13:17 , Processed in 0.872080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