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錢
- 4876
- 威望
- 6169
- 貢獻值
- 1205
- 推廣值
- 0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100 小時
- 最後登錄
- 2024-11-14
- 主題
- 1053
- 精華
- 0
- 閱讀權限
- 90
- 註冊時間
- 2012-1-29
- 帖子
- 709
TA的每日心情 | 衰 11 小時前 |
---|
簽到天數: 2520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 推廣值
- 0
- 貢獻值
- 1205
- 金錢
- 4876
- 威望
- 6169
- 主題
- 1053
|
樓主
發表於 2013-5-7 08:47:47
《财经》杂志的影响力越来越来大,正如2006年初皇甫平发表的"改革不可动摇"的文章一样,该杂志时常能发出振聋发聩之音!而这本杂志从2007年7月后开始涨价,可谓是"财经纸贵!"
创刊于1998年4月的《财经》杂志,定位为一本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进程的新闻性商业财经类刊物,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长期以来全面密切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资本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并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建设与改革。9年来,其成功的报道和客观公正的立场已广为人知,现已成为中国财经类媒体中备受尊重的杂志!
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传媒同仁也对其"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编辑理念表示赞赏。笔者从2001年起开始关注《财经》杂志,有幸目睹了该杂志的成长的重要时期。在此,笔者以传媒观察角度来深入解读《财经》杂志,希望与财经媒体同仁交流。
一、深度财经新闻解读:彻底调查
《财经》杂志作为一本杂志,其时效性无法与报纸相比,更无法与网络相比,所以深度财经新闻解读正成为最大的特色!本人曾写过:"报纸越来越浮躁,杂志越来越从容",这里来形容《财经》杂志是比较吻合的,尽管从2001年底开始试行双周刊,2002年正式双周刊,但期期都是精品。实属难得。
2000年10月,《财经》发表《基金黑幕》一文,直接触发了持续一年多的股市大讨论和监管当局一系列严厉措施的出台,主编胡舒立也因此被《商业周刊》称为中国证券界"最危险的女人"。与其说危险,不如说:胡舒立和她主编的《财经》杂志一直致力于追求真相的新闻调查,而真相总是"血淋淋"的!事实上,该杂志发表了《基金黑幕》之后,2001年,《庄家吕梁》、《银广夏陷阱》、《谁在操纵亿安科技?》等一个接一个的重磅炸弹,使《财经》获得了"muckraker(扒粪者)"的公众印象,使其成为备受瞩目的主流刊物,奠定了其在财经媒体中的霸主地位。 2001年《财经》杂志曾质疑科龙业绩及财务的真实性后,并发表大量报道,投资者的信心大为动摇,该公司股价也一直低沉,其主席兼大股东顾雏军的身家也是"缩水"了一大截。顾雏军在日前格林柯尔的业绩记者会上,当被问及该杂志的报道是否对其业务造成影响时,顾雏军对此评价是:"这次风波简直是个'911事件'"! 在2003年非典期间《财经》杂志的SARS报道,有媒体对此评价是:"比它赖以成名的所有文章——《基金黑幕》、《庄家吕梁》、《银广夏陷阱》加起来的意义还要大"!
《财经》杂志从创办至今,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追求深度、彻底。以上列举的一些经典报道,我们可以找一些共同特点:紧扣新闻时事,抓住事件发展的关键,摸清现象的台前幕后,调查人物与事件的关联,直击新闻真相。我们发现《财经》杂志大部分报道都有详实的数据、人物言行和调查报告。该杂志只要选题一经确定就立刻追踪到底,特别是封面文章更是如此,如该杂志关于科龙、"非典"、禽流感等等报道。
笔者还认为:《财经》杂志在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中透露出其专业的品性,彻底调查则显示出新闻的真实性。
归根到底《财经》是一份新闻类的财经媒体,一是要讲时效,二是要讲专业,三是要讲深度,但要做到这些,记者与编辑要为此煞费苦心。其实,一份好的财经媒体的背后就是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可以经受得住考验的自信心。在1999年,互联网势如破竹,引起了胡舒立的兴趣。她搜集所有互联网的报道,研究起来通宵达旦,半夜三更还能把人从被窝里叫出来追根刨底。当年底,《财经》的封面故事《新浪政变》,第一次以翔实的一手资料揭示了当时的中国第一门户网站内部变局,第一次引起了IT界的注意。《财经》的人都调侃她成了"IT记者"。
一个好的财经记者不仅需要非常专业知识,还要有全面看事物的"博",以及保持对新闻、新鲜事物的敏感性,更要有广泛的人脉圈子及报料渠道。从《财经》杂志诸多报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传媒人的职业感、新闻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一个好的记者可以在七天的时间里成为专家,可以连续几年时间追问一个问题,可以让一篇新闻改变整个世界。
二、独立、独家、独到
《基金黑幕》一文这件事也触动了中国新闻界,一些人问道:"揭露基金黑幕的为什么不是三大证券报?" 这里便又触及要谈论的第二个话题,即《财经》的"独立"的立场!如果一份媒体没有相对独立性,则只能被沦为"喉舌"而已,至少这份媒体的观点是不属于媒体自已的。
胡舒立接受杨澜采访时坦言:《财经》最大的一次压力就是《财经》杂志创刊号。当时有个通知说不让报"琼民源",但这个通知没见到。 她说:"说不让报,但我想不让报有什么关系啊,我觉得他们又不能决定这么多人的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是事实对,所以当时我们就写,写完了后就登,然后这期创刊号卖了五万册,特激动人心。当然,事后我向有关部门做了解释。"
在中国媒体大部分属于党管、党办的国有状态下谈"独立"更是难,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报业一直在进行着市场化改革,也出现了一批外资、民营入股创办的媒体,"政治家办报"与"企业家经营"成为一种趋势,媒体的独立性也不断被释放出来。我认为当下国内的媒体相对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媒体的经营类型、背后利益团体、主办方;二是媒体的品牌与办刊的理念。《财经》 杂志则占尽了这两条:该杂志1998年4月创刊,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主办,属于事业团体、研究部门,利益诉求相对简单。说到该杂志的办刊理念,其主编胡舒立说:"杂志的编辑方针就是独立、独家的报道方针。我想我们的编辑方针是比较明确的,就是客观公正地对中国经济社会中的重大事件作出报道,同时对相关实践发表独立的评论,不同的意见有机会进行充分的讨论,由杂志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进行平衡的报道。"由此,我们认为 《财经》杂志在很多重磅调查报道中出彩,其独立性不可忽视,正因此,《财经》杂志才不易被利益集团掣肘。
胡舒立曾在演讲提到《财经》杂志诞生的背景:两个因素是中国媒体在新世纪可能而且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一是互联网的兴起,给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流。对中国人里说,信息的透明度已经空前的提高。第二是中国努力推动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机制的努力,这本身是媒体获得更大的自由报道的空间,这两个因素对财经媒体的影响更更加重要和突出。《财经》杂志事实上是抓住了这种时代的机遇有所发展的。财经杂志创办于1998年4月,创刊意识,确立的方针就是独立、独家的报道方针。我想我们的编辑方针是比较明确的,就是客观公正地对中国经济社会中的重大事件作出报道,同时对相关实践发表独立的评论,不同的意见有机会进行充分的讨论,由杂志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进行平衡的报道。
对于《基金黑幕》的报道,引爆了市场的强烈反响,有十家公司联合在三大证券报发表了严正声明,《财经》杂志备受压力。胡舒立说:"我们认为,如何看待基金的作用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我们直接对这个看法的回答是这样的,市场的最高原则就是公开、公正、公平,其中公开性居于首位,任何利益集团自己赋予自己的,或者是别人赋予它的伟大的使命都不能高于公平、公正、公开的使命。我认为财经杂志有机会实践这个道理,而且重申这个道理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也可能与此次主办者要求我提出的题目,中国媒体在中国社会当中的重要地位有关。"
这自然要谈到第二个理念:"独家",这在许多人看媒体要有"独家"新闻,绝对需要硬"本领"。确实,"独家",也正是《财经》杂志的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
笔者认为"独家"主要体现在:一是新闻敏感性,独家爆料,第一时间,第一家媒体披露。比如上面的《基金黑幕》、《庄家吕梁》、《银广夏陷阱》及近两年的《谁的鲁能》等等;二是视角独特,策划新颖。如报道SARS疫情、成败陈久霖、白洋淀绝境等;三是作者独家开专栏。谢国忠等;四是封面重磅报道。事实上,该杂志 自1998年4月创刊以来,《财经》的很多报道、评论为海外重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路透社、远东经济评论、南华早报、金融时报等广泛转载或引述。
"独到"则是指《财经》杂志的新闻视角深入独特、评论观点鞭辟入理、入木三分,而非点到为止。
三、钱越大越要报道 人越能影响大钱越要报道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王烁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做经济报道有个标准,如果一个新闻、一个事件能影响比较多的钱的,肯定是比较重要的;社会新闻,能影响比较多的人的就是重要新闻。" 其实,《财经》主编胡舒立、编辑总监杨大明也在不周场所讲到财经新闻标准与钱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这就是《财经》新闻报道的核心标准。只不过现在,我认为 《财经》不仅仅在关注,人的问题也加入了相当的份量。比如,拿2006来的封面报道来说,第一期就是人物《枭雄唐万新》,其它有有《人民币先生》、《李东生的"敦刻尔克"》和《穷人银行家》等,以及2007报道的《"内部人"关国亮》、《郑筱萸罪与罚》、《保尔森信号》、《谁的鲁能》等;关于钱的问题如《解读日本改革》、《2006银行第一大案》、《胡晓炼谈QDII》、《新加坡金融之道》、《上海社保:危险的投资》、《金融国资谁主沉浮》、《社保抉择》等等。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财经》对"钱"与"人"关注的混合体,如《白洋淀绝境》、《致命假药》、《寡头之盟》、《游说美国》,包括2007年以来的《山洪凶猛》、《气候危机》、《中国水污染危机》、等等。
由以上,我们可以找到一条清晰的线条,"钱"与"人"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越大的钱越能影响到更多的人,比如改革、金融政策等;人物越大,他们控制的钱也就会越大。
这种逻辑也一直伴随着《财经》杂志的壮大,正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庄家吕梁》、《银广厦陷井》、《基金黑幕》以及 《财经》杂志全程跟踪SARS疫情的《SARS西侵》、《危险来自何方》、《SARS每周号外》,包括该杂志出版的《SARS调查:一场空前灾难的全景实录》等,这都一一印证着《财经》杂志对"钱"的关注,对"人"的关心,这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所要关注的东西。但这也一定是《财经》杂志能做到的,因为这个团队不仅专业、客观、有正义感和悲悯之心、且有不懈追求真实的自信心。正如胡舒立在面对《基金黑幕》置疑时就说:"我觉得证券市场最高的道理就是公开、公正、公平,第一就是公开。"
因此,笔者认为,财经新闻最高的道就是关注"人"与"钱"。而《财经》杂志是优秀的探索者之一。
环顾四周,我们发现很多财经媒体也貌视关注"人"与"钱",但实际都显示出一个"小"字,为一已之利,捧一人之名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当下尤其是公关稿风行、媒体经营相当浮躁,再加上网络冲击的背景,新闻质量不断下降,关注面越来越窄、报道越来越不深入,是谓当下传媒市场一大忧虑之事。笔者也曾提出互联网时代里"杂志越来越从容,报道越来越浮躁"的论断,不单是指传媒的形式,最重的是媒体的经营理念、指导思想、内容定位和对事物本质的看法!
如看不清"人"与"钱"的本质关系,媒体经营必会乱成一团。
四、评论的力量
对于评论,当前不是《财经》杂志的重头,但是其最大特色之一,应该是仅次其封面报道。经济评论在《财经》杂志渐成气侯、影响越来越大。
《财经》评论力量的壮大,不得不提的就是主编胡舒立,她无疑就是一名资深的财经评论家,曾出版过《美国报海见闻录、《改革没有浪漫曲、《自由港之谜──香港经济起飞探析》、《微观美国》、《新金融时代》、《引爆:从1998开始》等作品,其每期撰写的《财经观察》就是杂志的一大亮点,是财经界观察财经事件、了解经济趋势的一扇窗口。
第二则是观点评述及评之评版,这是该杂志评论中的重头戏。该栏目虽然简洁,但通过再次评论,又再次加深读者对评论的重要性的关注,这不同于新闻后面的记者述评,这是经济学家对经济学家的观点PK,热点的交集之处。2006年初皇甫平发表的"改革不可动摇"正是一篇标杆性的作品。
三是该杂志的独家专栏,作者都是来自经济界的不同职位,每期都会对自已所关注的事件进行点评,呈现出多样化特色。例如,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沈联涛对金融风暴的介绍令读印象深刻,《财经》杂志曾于2007年6月下旬出版前马来西亚央行高级官员及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沈联涛先生有关专著。
四是经济全局栏的记者述评与经济学家的宏观经济分析。这个栏目自2007开始,特约谢国忠为其撰文,极具深度与广度。众所周知,2006年谢国忠因"邮件门"事件而沉默数月,业界纷纷猜测其去向,而其在《财经》杂志上的露面,使该杂志成了这一个事件的大赢家。当然,谢国忠从《新财富》转投《财经》,也正说明《财经》吸引也够大的。
五是市场与法治评论。《财经》杂志聘请日本神户大学法学季卫东教授为法学顾问,经常为杂志撰写评论,点评时下法治热点、在法治界有较大影响,他的观点对行进中的中国法治改革来说有一定的启蒙用用。
六是汪丁丁先生的边专栏,作为《财经》杂志的专栏,他对经济学、哲学、数学等比较精通,经常发表杂文和评论,对思想界影响较大。
关于评论,笔者曾写过《财经媒体观察之四:时评将改变媒体竞争格局》里面有一些论述,在此不再赘述了!
五、网媒结合
如果现在说《财经》杂志办得好,肯定显得不够客观。因为其网站也办得有声有色,现在已成为很多人光顾的地方,成了《财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三年前《财经》就在着手加大互联网的运用,最早只是把杂志搬到网上,然后推出收费服务。自2006年起网站开始发生大的转向,进行了大改版,定位为:"互动、延展、即时",积极向华尔街日报网站、英国金融时报网站看齐!
这和笔者之前的判断比较一致:在互联网冲击下,传统媒体不必惊慌与抵抗,应该积极投身互联系,可以让报纸新闻上网,也可以报道网上出现的新闻,其至可以直接在网上发新闻。《财经》杂志网站无疑就是在积极尝试着这种方式,其网站的每日特稿、一周精选成了财经人士每日必读的新闻。笔者观察,2007年初的1月24日至28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财经》杂志网络版每日都在跟踪报道,让人吃惊地发现:《财经》杂志的现场报道及时新闻发布形式不亚于路透或彭博!笔者也曾提出过未来传媒的发展方向:报纸杂志化、记者博客化,《财经》得到了一些印证!
当然,《财经》杂志网络版内容不会与印刷版割裂开来。我们可以看每期《财经》杂志在文章目录后特辟两版的"财经在线",把网络版上的每日头条、每日特稿、财经述评、重点专题、专栏以目录标题形式发出来指引用户可上网关注,这无疑是扩展了《财经》的报道范围和及时性,解决传统财经新闻的短板。
五、几点思考与建议
毫无疑问,《财经》杂志的风格很像财经报纸-----关注面宽、舆论引导性强。如果把《财经》杂志与《21世纪经济报道》作类比的话,你会发现有惊人相似的操作手法,比如从版式上讲,财经报纸通常有社论、金融、产经、政经、专栏、评论、生活、深度报道、观察家等等栏目,他们尽量去关注与财经有关的一切事务,以主编为代表的编辑、记者大有报人作风。这也是我们理解的"大财经"概念,这与注重社会新闻的都市报形成了对照。杂志像报纸,也就说明《财经》杂志的专业性、细分性还有待于整合,例如该杂志出的《金融实务》就是一个很好尝试。关于财经杂志未来发展的方向,《新财富》、《创富志》、《理财周报》等媒体有了很好的尝试。
当然,《财经》杂志作为像报纸的杂志形态,也正在深深地刺激着财经类报纸。因为杂志更具深度、专业与聚焦性,而报纸显得易碎、宽泛与浮躁!报纸也正在向杂志学习,比如很多报纸也出现了像杂志一样的封面报道版式。
笔者希望,《财经》杂志在做好"大财经新闻"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微观层面的"财"与"人",更多地整合专业数据与行业信息,并能够通过杂志向社会传播更多的财经趋势与动向。国为人们喜欢看到更多的"扒粪"新闻外,更希望成长与创富。
《财经》杂志未来应该是越来越厚、越来越专业,越来越让读者觉得有收藏价值。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
|
|